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一趟車 一條線 一群人 一輩子 開往春天的“小慢車”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孫庭帝 記者 李瀅樂 | 發(fā)布時間: 2023-04-17 09:50

  一趟車,一條線,一群人,一輩子的責任與堅守。

  建昌車站派出所是錦州鐵路公安處地處最為偏遠、管轄線路最長的派出所之一。這里沒有繁華都市的熱鬧喧囂,有的只是平凡歲月的默默付出。

  清晨,清脆的汽笛聲劃過天際,在山谷中回蕩,列車悠然地沿著蜿蜒曲折的魏塔鐵路行駛……這趟由錦州往返葉柏壽的4255/4256次綠皮客運列車,自1975年開通運行,已經(jīng)走過了48個年頭。百姓們親切地稱之為“小慢車”。

  正值初春時節(jié),車廂外乍暖還寒,車廂內(nèi)卻是暖意融融。乘客們或是三兩圍坐笑談過往生活,或是干豆腐卷大蔥再配上二兩白酒,一口一個愜意滿足。

  “在外打工大半年啦,過年都沒回來,攢下點錢,回家休息休息,陪陪家人?!闭f話的乘客名叫何文友,家住建昌縣楊樹灣子鄉(xiāng),今年已是他在外打工的第10個年頭。

  10年間,他坐著這列“小慢車”外出打工、返鄉(xiāng)、送孩子上大學。“小慢車”見證了時代發(fā)展的滄桑巨變,也載著沿線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道路。

  “小慢車”沿途經(jīng)過7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村屯,半個世紀以來,建昌車站派出所一代代民警用無畏和堅毅守護“小慢車”,保障人民群眾和鐵路運輸?shù)陌踩?

  老民警孫貽華是派出所第一個警校生,也是第一個駐扎于此的外鄉(xiāng)人。從分配到派出所至今的38個年頭里,孫貽華踏遍了轄區(qū)每一個村屯、每一家住戶、每一段線路。他說:“我與‘小慢車’早已結下了不解的情緣,我用青春守護了它們,它們也陪伴著我一起慢慢變老。”

  每次走村入戶開展沿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村民們看見他都會親切地打招呼:“老孫!又來了。”然后,熱情地邀請他進屋喝口水、聊聊天。

  38年里,孫貽華沿著鐵路線路排查安全隱患,挨家挨戶地開展鐵路安全宣傳教育,用初心換來了民心,用腳步丈量了平安。

  歲月記錄了他辛勤的付出,大地鐫刻下他忠誠的足跡。如今,還有不到半年,孫貽華就要退休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他放棄了休年假和法定節(jié)假日,每天早晨都準時出現(xiàn)在派出所,或是和青年民警下沿線,或是到站區(qū)和貨場轉轉。

  雖然嘴上沒說什么,但誰都知道他內(nèi)心的不舍:他舍不得沒有空調的“小慢車”、飽經(jīng)風霜的鐵路線、善良樸實的農(nóng)家人、并肩作戰(zhàn)的同事們,還有他最引以為豪且無比熱愛的事業(yè)。

  但令他欣慰的是,還有些人選擇留在這里,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繼續(xù)前行。

  曾經(jīng),民警廉波和王佳樂就是坐著“小慢車”,從建昌一路輾轉到警校上學。如今,他們已經(jīng)成為了派出所的中流砥柱。

  廉波深有感觸地說:“小時候,我母親經(jīng)常會帶著我坐‘小慢車’去錦州,給舅舅家送粘豆包。那時候,‘小慢車’對于我來說,就是傳遞親情的紐帶?,F(xiàn)在,能夠守護它,內(nèi)心有一種莫名的欣慰?!蓖跫褬穭t說:“雖然遠離了都市的繁華街景,但我知道,守護旅客群眾,是我作為鐵路警察的責任。只要我們在,平安就在?!?

  “嗚嗚嗚——”在他們的守護下,“小慢車”又出發(fā)了,它承載著百姓的夢想與期待,也肩負著民警們一代又一代的使命與擔當。

fbf269e6d37aa30cb61123425ea6de6

  列車悠然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