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寬甸滿族自治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曉暉

8月17日,記者走進寬甸滿族自治縣委政法委。此行的目的是專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孫曉暉,請他談談對寬甸縣政法綜治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雖然事先約好了時間,但記者到達時,孫曉暉并沒在辦公室,而是在和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和其他同事開會,幾分鐘的等待后,他急匆匆地趕了過來。做政法委書記他是一名“新兵”,但13年的公安經(jīng)驗,讓他這名“新兵”有著豐富的基層“作戰(zhàn)”經(jīng)驗,也正因如此,他對政法工作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
三個“到位”確保社會矛盾減少
孫曉暉告訴記者,社會穩(wěn)定是一切的基礎,家和萬事興,社會矛盾減少了,老百姓的生活自然就變好了。由于寬甸縣的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矛盾的類型多,群眾性的糾紛多。“為此,圍繞發(fā)展大局,我們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信訪工作,確保了全縣的穩(wěn)定大局。”
責任落實,“規(guī)范動作”到位,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切實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議程,堅持縣級領導閱批重要來信、定期接訪和包案工作。孫曉暉說:“領導批閱群眾來信有效促進了案件的辦結效率,大部分信件均能在規(guī)定時限內(nèi)辦結。而且,我們還做到了每個工作日都有一名縣級領導參加面對面的接訪工作。目前,全縣通過依法辦結、召開聽證會、救助等各種形式已辦結22件,辦結率達到44%。”
宣傳引導,“點面結合”到位,在孫曉暉看來,法治是制度之治、規(guī)則之治、程序之治。我們要善于運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破解社會治理難題,并充分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全縣建立學習培訓長效機制,每兩個月舉辦一期培訓班,充分利用縣法學會的資源優(yōu)勢,聘請法律專家、定期對全縣政法綜治委員、執(zhí)法部門業(yè)務骨干等進行法律培訓,提高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的能力;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通過發(fā)放宣傳單、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秧歌隊、新聞媒體以案說法和LED顯示屏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guī),引導群眾通過訴訟、仲裁、調(diào)解等方式表達訴求,解決矛盾,努力營造依法、理性、有序的良好氛圍。
建章立制,“痼疾根治”到位,全縣陸續(xù)制定出臺了《關于規(guī)范維護縣委、縣政府機關信訪秩序的意見》等5個規(guī)范性文件,建立健全過錯責任追究機制。孫曉暉告訴記者,通過這些文件,徹底杜絕了以往信訪工作責任主體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發(fā)生,而且全縣的信訪秩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好轉(zhuǎn)。用孫曉暉的話來說,現(xiàn)在終于可以坐在辦公室處理一些其它事務了。
抓基層、打基礎工作絲毫不放松
談起綜治工作,孫曉暉表示,下半年首要任務就是抓基層打基礎,夯實基層綜治工作,構建起縣、鎮(zhèn)(鄉(xiāng))、村(社區(qū))三級組織體系,理順人員分工、統(tǒng)籌規(guī)劃、協(xié)調(diào)指導,明確各級政法書記的工作內(nèi)容、工作方法、工作機制等,延伸綜治工作的觸角。
同時,加快推進整合鄉(xiāng)鎮(zhèn)綜治維穩(wěn)信訪中心和法律顧問資源,建立完善縣、鎮(zhèn)(鄉(xiāng))、村(社區(qū))三級組織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政法、綜治、維穩(wěn)、信訪、法學會工作新格局,確保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早解決,把矛盾消滅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目前,全縣共排查出主要矛盾糾紛42件,經(jīng)分類梳理,全部落實了化解穩(wěn)控責任。
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孫曉暉對寬甸縣涉及到政法綜治各個領域的問題考慮周詳,這是記者在結束訪談時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