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 警方供圖
十七年前,一名無辜的女性在下班途中被人強奸后殺死,但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個沒能告破的案件成為了當年辦案民警邁不過去的心結。
但這17年間,被害人的冤屈沒有被忘記,警方抽絲剝繭,以一條微弱的線索,從五代血親32人中將當年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揪了出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犯下的錯,欠下的債,早晚都得還。
17年前一女性在下班途中被害
2003年7月12日晚20時許,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寬甸鎮(zhèn)居民王某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人掐住頸部拖至附近玉米地內強奸殺死,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離現場。
偵查員通過對案發(fā)現場的勘查,并沒有發(fā)現有價值的線索。寬甸公安局投入警力百余人,以案發(fā)地為中心,入戶走訪千余戶,摸排重點人員百余人,但遺憾的是,由于技術原因,案件始終沒有取得進展。
當年證物上DNA成破案關鍵
隨著公安部和遼寧省公安廳“清痕緝兇”專項行動的啟動,丹東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開展了“控發(fā)案、提打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責令寬甸縣局全力偵破此案。
寬甸縣局立即組織精干力量,結合當年的偵查卷宗、技術卷宗及現場物證,對案件進行重新梳理和規(guī)劃。
終于在今年的二月底,民警根據當時在現場遺留的生物物證上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DNA,隨后技術部門將生物檢材進行檢驗,并利用現有新檢測技術方法做嫌疑人的家系篩查。
4月10日,案件有了重要突破——排查出寬甸縣有一個于姓家系與該案嫌疑人有遺傳學關聯。
從五代血親中挖出嫌疑人
但關聯家系位于大西岔鎮(zhèn),而案件發(fā)生地在城鄉(xiāng)接合部,兩地距離80多公里,數據庫中的3名該家系人員均在大西岔鎮(zhèn)。
會是他們嗎?
警方立即對該3人進行了調查,但通過調查發(fā)現,該家系爺孫三人中,中年男子是入贅到于家,并沒有和于姓家系有直接的血緣關系,此時,案件陷入的僵局。
可是哪怕有一絲線索也不應該放棄,于是為了迅速確定嫌疑人身份,警方通過入戶走訪,完善了于某家系圖譜,并采集血樣由原來的三代3人擴展到五代32人。
終于,在 4月15日,丹東公安局刑偵部門傳來了一個令辦案民警振奮的信息——其中有親兄弟二人的血樣與案件嫌疑人有更近的遺傳學關系!
警方立即開展深入調查。經查,于氏兄弟共三人,未進行血樣檢測的弟弟于某2000年至今在寬甸鎮(zhèn)打工,具有較大作案嫌疑,寬甸警方立即將嫌疑人于某傳喚至公安機關并采集血樣進行檢驗。
4月16日清晨,刑事技術部門傳來了消息——于某的DNA檢驗結果與王某被殺案現場遺留的生物檢材的DNA檢驗結果一致,犯罪嫌疑人找到了。
寬甸警方立即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審訊專班,對犯罪嫌疑人于某進行突審,隨著審訊的進行,偵查員根據于某的心理,不斷調整審訊策略,與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逐步瓦解于某的心理防線。
經過四個小時的心理較量,于某心理防線崩潰,主動交代了其強奸殺人的犯罪事實。
這起命案積案的成功告破,結束了寬甸公安17年的追兇之路,終于能還死者及其親屬一份公道——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