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執(zhí)行
7月30日下午,在大連海事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賀永華的辦公室內,蔣某艷和蔣某波這對親姐妹的手終于緊緊握在一起,一直含在眼眶里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感謝法院,感謝法官,我們都滿意!”姐妹倆連聲向賀永華表達著內心的謝意。
在執(zhí)行法官的真誠調解下,這對親姐妹之間6年的積怨終于完美化解。
兩姐妹感謝執(zhí)行局局長
案情回顧:一次意外引發(fā)賠償訴訟
6年前,妹妹蔣某波的丈夫呂某有受雇在姐姐蔣某艷的船上干活,不幸突然來臨,呂某有竟意外落水身亡。
雙方于2014年私下達成和解協議,蔣某艷給付賠償金20萬元,前期已給付5萬元,剩余的15萬元以其所有的一艘船舶作價抵給蔣某波。為穩(wěn)妥起見,2015年10月27日,原告蔣某波、呂某富(蔣某波的兒子)向大連海事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依法作出調解書,確認被告蔣某艷2016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給付原告蔣某波、呂某富死亡賠償金150000元,被告蔣某艷將其所有的船舶作為150000元債務的抵押物交由原告看管。不料,原告在看管期間將船舶賣了44000元,并于2018年1月24日以剩余10萬元債務及利息未履行為由申請執(zhí)行,大連海事法院依法立案執(zhí)行。
實地走訪:被告無收入無財產難賠付
承辦此案的執(zhí)行法官張治軍去了一趟被告蔣某艷的家里。60多歲的蔣某艷丈夫已去世多年,現一個人居住在3間破瓦房里,兒子去年因病也離開人世,兒媳打掉了腹中胎兒后改嫁,被告無收入來源,無存款、車輛、房產等可執(zhí)行財產。
被告無可執(zhí)行財產,原告失去親人要求賠償理所應當。張治軍在與雙方當事人多次溝通后,終于得到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被告的女兒女婿同意想辦法籌集一些錢進行償還。這讓本無可能的案件出現了光亮。
鍥而不舍:法官用真情感化親情
在執(zhí)行調解現場,賀永華分別與當事人雙方進行了懇切的交談。
“你大姐的丈夫去世了,兒子治病花了不少錢,她不是有錢不還的老賴。你們老姐妹倆原來感情就不錯,將來還要好好處。”賀永華的話感染著原告蔣某波,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我每天睡覺做夢都是這個事兒,真是受不了了。感謝法院的調解,我也希望這件事能盡快有個結果。”
“你們是親戚,當初你父親過世的時候,蔣某波的兒子還幫著你們忙前忙后,兩家人原本的感情是很好的。你母親沒有賠付能力,如果你能幫著解決,就能讓你母親和你姨早些從這個事兒里走出來?!北桓媸Y某艷的女兒安某某聽了后表態(tài),“人生只有一次,親情是最重要的,不管怎么樣,姐弟還是姐弟,親姨還是親姨……”
最終,在法院的調解下,原告對賠付要求作出了讓步,雙方達成協議,被告一次性向原告支付6萬元。
【后記】
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在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賀永華再次把呂某富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再次叮囑他以后要摒棄前嫌,不要因為此事再起爭端。其工作細致與扎實的作風可見一斑。
大連海事法院始終如一堅持“一次性結案模式”,在沒有財產可供執(zhí)行的情況下,通過反復做當事人工作,能和解的盡量和解,并履行完畢,力爭做到案結事了。
在全省法院開展執(zhí)行風暴戰(zhàn)役背景下,截止到6月8日,該院共受理各類執(zhí)行案件360件,結案118件,首次執(zhí)行案件236件,涉執(zhí)信訪幾乎為零,信訪案件化解率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