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綏中縣法院兩年來使超四成對接家庭完成脫貧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任曉霞 | 發(fā)布時間: 2017-11-21 11:40
  核心提示
 
  從2015年開始,綏中縣人民法院就對綏中縣范家鄉(xiāng)平川營子村開展了特色鮮明的精準扶貧工作,實行各黨組成員、各扶貧團隊與41戶貧困家庭一一對接的“團隊式、全員式、結(jié)對子”的精準扶貧工作模式,全院6個黨支部就是6個黨員扶貧小分隊。
 
  建方塘、建村部、修廣場、送化肥、助秋收,時至今日,在法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已有18戶貧困家庭成功脫貧。綏中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曹海英說:“相信未來能從根兒上解決平川營子村的貧困問題,讓黨的十九大精神真正落實到位。”
 

入戶送溫暖
 
  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綏中縣人民法院是從調(diào)研開始的,知百姓所需,才能為百姓解憂。
 
  春節(jié)、“五一”、“十一”……每個重大節(jié)日,在范家鄉(xiāng)平川營子村,都會看到綏中縣法院干警的身影,他們不僅僅是來送慰問金和慰問品的,他們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了解貧困戶的困難和需求,然后認真地記錄下來,回去落實。
 
  每一次聽到百姓的“呼聲”,就像是吹響的“號角”,激勵著綏中縣法院干警們沖向扶貧的路上。
 
  打井送水 滋潤百姓心田
 
  百姓需求:“給我們弄點水來吧!希望能把家中的果樹保住,一年的收成都指望這個了。”
 
  扶貧手段:打四眼大口井,疏通四座小型方塘,送水上山。
 
  今年春耕時節(jié),綏中縣旱魔肆虐,農(nóng)田旱情嚴重。
 
  綏中縣法院第一黨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黃紹偉回憶道:“今年春耕前,綏中縣大概有70多天沒有有效降雨,我們法院扶貧工作隊到平川營子村去調(diào)研時,得知百姓農(nóng)田嚴重缺水的情況,我們馬上向院扶貧工作組匯報,經(jīng)過與村里溝通,確定了打大口井、疏通方塘送水上山的抗旱措施。”
 
  記者了解到,綏中縣法院曾對范家鄉(xiāng)平川營子村進行實地“摸底”。通過現(xiàn)地查看,了解到村里農(nóng)田旱情嚴重,大北溝屯等地區(qū)的土地大部分屬于山邊地,土地貧瘠,嚴重缺水;蓄水設(shè)施深度不夠,僅靠“滲水”儲存,遠遠不能滿足農(nóng)作物用水。2015年7月,黃紹偉曾帶領(lǐng)著法院的扶貧工作隊與施工人員起早貪黑,建成了4個蓄水量為1000~4000立方不等的方塘,基本能夠滿足周邊500~800畝農(nóng)田的灌溉,改變了該村“靠天耕種”的現(xiàn)狀。
 
  可是,今年,當綏中縣法院再次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原來的方塘里全都被淤泥占據(jù)了。“馬上疏通四座方塘,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再選址,打四眼大口井。經(jīng)費由我們法院承擔。”一聲令下,工作迅速展開。
 
  村民們在得知消息后都自覺出勞力,想對策。綏中縣法院扶貧工作隊時刻關(guān)注工程進度,向打井隊的工人詢問井的深度、勘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
 
  當清冽甘甜的水流進了村民農(nóng)田的同時,也滋潤了村民的心田,村民們的笑容掛在臉上,有村民說:“真是太感謝綏中縣法院了,我們反映的問題,沒想到你們會這么重視,而且這么快就給解決了。”
 
  “真扶貧、扶真貧,見實效”,綏中縣法院的“真抓實干”解決了平川營子村人、畜吃水和抗旱的燃眉之急,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黃紹偉說:“能下派來扶貧,我很自豪,因為我有機會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為山里的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平川營子村會有越來越多的村民脫貧,生活也會像這井水一樣,越來越甘甜。”
 

綏中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曹海英(左)正在交流扶貧工作
 
  采摘秋果 收獲百姓贊譽
 
  百姓需求:貧困戶柴玉明家里有一個蘋果園,因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如果不能及時秋收,柴玉明家一年的收成就成了泡影。
 
  扶貧手段:組織黨員扶貧小分隊到柴玉明家果園采摘,幫助貧困戶秋收。
 
  “時值秋收季節(jié),我們可以組織黨員到貧困戶家中、到田間地頭幫助秋收,真正與貧困戶零距離接觸,感受農(nóng)村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這是綏中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曹海英參加第一支部黨員大會時所講的。
 
  “我們可以幫助貧困戶柴玉明采摘秋果,每名黨員也可以購買100~200元的蘋果。這點錢對大家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對貧困戶來說可就大不一樣了。”這條建議獲得了黨員扶貧小分隊的一致同意。
 
  在綏中縣法院的扶貧檔案里,記者摘錄了這樣一條信息:“柴玉明,男,58歲,與妻子一同生活。兒子與兒媳婦另過?,F(xiàn)住房20平方米,磚石結(jié)構(gòu),破爛不堪。柴玉明胃切除三分之二,腸切除1.5米,右腿于2016年干活中骨折,因經(jīng)濟條件所限,至今鋼板未能取出,有土地4畝,果樹300棵,沒有養(yǎng)殖業(yè)。”
 
  在柴玉明的檔案里,有一行備注:“2017年10月初,柴玉明妻子因腦血栓住院,夫妻雙方無勞動能力。”
 
  10月13日,綏中縣法院第一黨支部組織支部全體黨員前往范家鄉(xiāng)平川營子村開展秋收幫扶工作。直接確定幫助貧困戶柴玉明家采摘秋果。
 
  采摘前,黃紹偉明確了工作紀律,他提出了“五個不得”。任何人不得踐踏莊稼,不得隨意“品嘗”蘋果,不得有意挑選,不得對貧困戶進行評論,不得與貧困戶談價砍價,要真心實意為他們做實事。
 
  采摘結(jié)束后,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每人花100或200元購買了秋果。當黨員把購買蘋果的價款交到柴玉明手中時,他激動地流下了熱淚,感慨地說:“如果不是綏中縣法院來幫我,這些蘋果都有可能爛掉,沒有人收購。謝謝黨和政府,謝謝綏中縣法院的同志們……”
 
  不走過場,不走形式,真正深入基層、深入村屯,做到扶貧工作的精準、細致、暖心。綏中縣法院采取多項舉措、多種方式,切實幫助貧困百姓解決了難題,贏得了百姓的贊譽。
 
  引進項目 開拓扶貧新路
 
  百姓需求:今年年初,綏中縣法院全體干警來到平川營子村,走訪慰問負責幫扶的貧困家庭。通過溝通交流,更直觀地了解了貧困家庭的實際困難。平川營子村耕地少,資源少,村民們請綏中縣法院想個招兒讓他們早日脫貧。
 
  扶貧手段:引進肉驢養(yǎng)殖項目,實現(xiàn)精準扶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綏中縣法院鼓勵村民自我“造血”,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fā)展致富產(chǎn)業(yè)。
 
  在產(chǎn)業(yè)扶貧項目上,綏中縣法院扶貧工作隊與村里一道,挖掘村里的優(yōu)勢資源,著眼長遠幫扶,實施項目帶動。并就項目需求進行實地考察,與村兩委班子和貧困戶代表一起研究商量,重點了解村、屯地理情況和貧困戶的勞動力情況,研究項目的可行性。
 
  結(jié)合平川營子村的實際情況,按照宜種則種、宜養(yǎng)則養(yǎng)、因地制宜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聯(lián)系適合平川營子村發(fā)展的可行項目。經(jīng)多次考察、調(diào)研、磋商,確定引進肉驢養(yǎng)殖項目實現(xiàn)精準扶貧。
 
  綏中縣法院的工作做得很細,他們前期重點對肉驢的養(yǎng)殖技術(shù)、進貨及銷售渠道、發(fā)展前景進行了考察,形成了詳實的考察及可行性報告,為平川營子村畜牧養(yǎng)殖立項以及院黨組投資決策提供了依據(jù)。
 
  今年10月7日,綏中縣法院扶貧工作隊與當?shù)攸h委、政府領(lǐng)導來到位于平川營子村附近河套現(xiàn)場研究養(yǎng)驢場選址問題,對養(yǎng)驢場的建設(shè)及格局布置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曹海英說:“綏中縣法院扶貧的決心不會變,對肉驢養(yǎng)殖這個項目,我們給平川營子村提供了40萬元的經(jīng)濟支持?,F(xiàn)在這筆資金已經(jīng)全部撥付給村里。這筆資金就是為平川營子村興建養(yǎng)殖場的。養(yǎng)殖基地建成后,可面向貧困戶提供就業(yè)崗位,并可實現(xiàn)每戶年均收入增長2000元左右的目標,逐步實現(xiàn)‘幫一次,致富一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