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記取平安遼寧新高度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本報評論員 | 發(fā)布時間: 2017-10-17 09:52
寫在“喜迎十九大”平安遼寧巡禮大型宣傳報道活動圓滿收官之際
 
 ?。ㄒ唬?/div>
 
  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恪守正道,激濁揚清,平安建設的遼寧實踐正在標注一個嶄新的高度。
 
  “喜迎十九大”平安遼寧巡禮大型宣傳報道活動正在記取平安遼寧的新高度。
 
  遼寧的“寧”字,正代表這塊黑土地上千萬民眾極其樸素的追求與熱盼。平安遼寧,是執(zhí)著不棄的大愿景。
 
 ?。ǘ?/div>
 
  歷史永遠屬于實干家,所有的書寫都由我們身邊的人著墨。
 
  我們來看一個行進中的小小縮影。
 
  十年前,本報“平安遼寧千里行”采訪團首次來到鐵嶺市銀州區(qū)龍山鄉(xiāng)七里村,這座龍首山腳下的美麗山村,初嘗平安建設的甜頭。村委會所在,是低矮破舊的村居。村子不咋大,但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革新渾身透著意氣風發(fā)。
 
  十年后,這個深秋,我們再次踏足這片熱土。山水依舊在,歲月仍靜好,再見王革新,雖雙鬢已現絲絲雪白,但他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共創(chuàng)平安的斗志不見褪色。村委會低矮的平房早已變成了高聳的樓房。全國十大最美鄉(xiāng)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遼寧省首屆“十大魅力新村”等一張張金名片掛滿了榮譽簿。
 
  一個小村,刻畫著平安遼寧的行進年輪。
 
  七里村從負債千萬的貧困村蛻變成遠近聞名的魅力新村,平安是村里人最為看重的環(huán)境。七里村之變,倚賴于黨委政府的惠民之舉,倚賴于帶頭人的科學決策,倚賴于全體村民的奮發(fā)圖強,更倚賴于平安穩(wěn)定的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
 
 ?。ㄈ?/div>
 
  綱舉則目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tǒng)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深化對社會運行規(guī)律和治理規(guī)律的認識,善于運用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態(tài)度、專業(yè)的方法、精細的標準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強調,遼寧的平安建設要聚焦主線、突出重點,創(chuàng)新思路、細化措施,全面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水平,努力開創(chuàng)平安遼寧建設新局面,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字字叮嚀,句句囑托。
 
  于此,省委政法工作會議拿出的“1353計劃”,成為了平安遼寧的綱要和主線。
 
  依據這個“時代命題”,平安遼寧在新的起點上整裝再發(fā)。
 
  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規(guī)范司法行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忠誠、干凈、擔當”主題實踐活動三大專項行動,遼寧政法人步履鏗鏘。
 
  (四)
 
  基層的盡心盡能,為“1353計劃”踩下了動力十足的油門。
 
  有效才是硬道理。丹東市獨創(chuàng)了帶有“強制”性的醫(yī)療糾紛調解模式,朝陽市實施了多元化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程,遼陽市創(chuàng)新推廣“人民調解日”活動,鐵嶺市邀請律師為第三方參與社會矛盾化解,阜新市推行了領導干部承包矛盾糾紛、信訪積案和領導干部承包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兩個責任制”……一個個扎實有效的做法,將大量矛盾糾紛化于無形;一個個因地制宜的務實之舉,通達了民意,化解了民怨,凝聚了民心。
 
  服務走心,竭盡所能。沈陽市大東區(qū)人民檢察院打造了“檢察為民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平臺;沈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全國首創(chuàng)“外商服務站”“駐企服務站”等服務模式;鞍山市700家三級以上重點單位已與881名民警對接聯系;丹東市公安局把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上升為全局“一號政治任務”,納入“一把手工程”;阜新市公證處改變以證換證的服務模式,開啟了“你辦證,我找證據”服務新模式……遼寧政法人正在用實際行動為全省振興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法治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與病魔抗爭、續(xù)寫忠誠的公安民警王廣祥、李春和,滿頭白發(fā)仍堅守一線的現場勘查、痕跡檢驗“活化石”耿作明,用真情構筑民心基石的鐵嶺交警,屢破奇案的“智勇神探”楊楊、董航,一直奔跑在追夢路上的禁毒衛(wèi)士張喆,用25年職業(yè)生涯“守望正義”的反瀆職斗士王強,還有義無反顧救人于危難的“遼油見義勇為群體”……
 
  無數的有為與擔當,讓平安愿景成了真實而美好的平安風景。
 
 ?。ㄎ澹?/div>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近年來,在“大連經驗”的引領下,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社會綜治能力。“大腦中樞”與“神經末梢”有效聯動,社會治理從政府“單打獨斗”變?yōu)檎鲗?、群眾共同參與,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從2012年的91.52%到2016年的93.51%,我省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
 
  駐足回望,感慨萬千。
 
  2007年,公安機關破案還在沿用著傳統(tǒng)套路,依靠步法追蹤、人海戰(zhàn)術等偵破重大要案的經典案例不絕于耳。與此同時,由于裝備落后,駕車追逃犯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逃犯逃走,這種滋味讓許多人民警察潸然淚下。
 
  如今,“互聯網+”社會治理的新模式已經在遼寧遍地開花。
 
  今年,立體化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大數據運用、人臉識別、圖片檢索、車軌分析、無人機等新技術、新手段在公安機關得到廣泛應用,以往熒幕上的科幻智能應用已搬進了現實,高智能化的現代科技將犯罪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
 
  營口市公安局借助“互聯網+”,推動警務工作與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措施深度融合,構建了全新的一站式網上服務體系,實現了服務載體由多口分散向統(tǒng)一門戶轉變,服務方式由企業(yè)來回跑向部門協同辦轉變,從根本上打通了優(yōu)化環(huán)境、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惠企與惠警的雙贏效果。盤錦市興隆臺區(qū)網格管理指揮調度平臺落成后,開通了興隆臺民聲網,實現了服務群眾便利化、服務投資便利化。
 
 ?。?/div>
 
  時刻保持初心,不斷煥發(fā)生機,我們牢記,平安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1353計劃”是今年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的“總開關”,朝著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遼寧目標奮進,這是充實有為的年景。
 
  歷史是由人來書寫的,因為他們,我們記取了這樣的平安遼寧:
 
  他們,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
 
  他們,勇于攻堅、善于克難,調處了一件件矛盾糾紛,化解了一個個風險隱患……
 
  他們,執(zhí)法如山、剛正不阿,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他們,扎根基層、默默無聞,數十年如一日服務人民群眾,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
 
  他們,以忠誠的政治品格、真摯的為民情懷、良好的職業(yè)精神、扎實的工作作風,用辛勞乃至流血犧牲換來了國家安全、社會祥和、人民幸福。
 
  他們,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
 
  是他們,大寫了平安遼寧。
 
  然,腳步不歇,行進的風景永遠最美。
 
  更大的成功還在孕育,更艱巨的任務仍在前方。
 
  在新的起點和新的歷史時期,以民意為導向、法治為保障,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平安遼寧建設必將實現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同步提升,成為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發(fā)展的有力保障。
 
  在這條繼往開來的道路上,讓我們面向未來,永不止步;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Copyright ? 2017-2025 遼寧法治報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遼ICP備1400834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