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千山腳下法援情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楊清林 石健 | 發(fā)布時間: 2017-07-12 10:16
  鞍山,祖國的鋼都,一座鋼鐵之城。
  彼時,曾有一位青年踏進了鞍山。他就是雷鋒。如今,“當代活雷鋒”郭明義繼續(xù)傳承了這座城市的雷鋒精神。爐火正紅,雷鋒永存。這是一座城市的溫度,更是一座城市獨有的厚度和情懷。
  在鞍山,還有這樣一個人。戴一副眼鏡,滿頭白發(fā),1996年9月入黨的他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平凡的故事,傳承著雷鋒精神,維護著法律的公平正義。他,就是鞍山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鞍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姜學琳。



姜學琳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
 
  法援花香遠飄揚
 
  一件小事在姜學琳身上體現(xiàn)了無限的正能量,細微之處見真情
 
  去年盛夏的一個清晨,姜學琳像往日一樣,在辦公室準備當天的工作材料,只見有位老人推門而入。這是一位操著濃重山東口音的老人,佝僂著腰,衣衫不整,左手拎著一個破舊的行李袋。“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坐下慢慢說!”放下手中的材料,姜學琳上前問道。
  老人沒說話,從行李袋里掏出了一張報紙,開口說:“俺就是沖著你的名來的。你可得幫幫俺!”
  原來,老人是山東平邑人。老家有一個砂場,原本是村里260戶村民的集體經(jīng)濟項目,卻被政府轉(zhuǎn)讓出去,沒有給村民應有的補償。就這樣,村民把政府告了。
  “我們經(jīng)過多次的申訴,甚至信訪,但是都沒有結(jié)果,后來在報紙上看到你為老百姓伸張正義,聽說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所以就找到你了。”老人一邊說,一邊從旅行袋里掏出一個破舊的茶杯,喝起水來。很顯然,老人坐了一路的長途車。
  那么,老人又是怎么找到姜學琳的呢?
  老人無意中看到了一張報紙,上面講姜律師的事跡,于是慕名來到了鞍山。“俺也是沒有辦法了,但是看到了你為老百姓維權的事跡,俺覺得應該相信你。”
  沒等姜學琳開口,老人繼續(xù)抓著姜學琳的手說道:“俺也不是沒找過別人,可是北京的律師張口閉口就是幾十萬,俺一聽這么多錢,心里就更沒底了,因為這不是俺一個人的事,是全村百姓的事。所以俺得找個靠得住的??戳四銥槔习傩罩鞒止?,俺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不遠千里,一個陌生的面孔,卻如此地有溫度,如此地充滿信任。按照姜學琳的的性格,這事兒必須管到底。但是,法律援助事項屬地管轄原則,又成為姜學琳心中的難題。
  能不能管?怎么管?面對種種疑問,姜學琳努力思索著解決辦法。在姜學琳看來,首先應該找到老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但既然老人出來找援助,顯然找當?shù)氐姆ㄔ赡芤矡o濟于事。”姜學琳想,怎樣獨辟蹊徑,怎樣快捷找到辦法,成為關鍵。這時,姜學琳突然想到了司法部曾經(jīng)出版過一本名為《太陽花》的法律援助書籍,當翻到山東部分時,姜學琳看到了一位名叫張濟廣的律師的事跡。這位律師來自山東泰安,雖然與老人的所在地也相距300公里,但是總算是在山東省內(nèi),既方便協(xié)調(diào)給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又可以防止受地方干擾。
  “這書里面宣傳的辦理法律援助的律師都是名人,如果能找到他,也許能夠有辦法。”姜學琳激動地告訴老人。就這樣,姜學琳立即聯(lián)系張濟廣,經(jīng)過幾番聯(lián)系,終于找到了張濟廣,聽了簡要經(jīng)過,張濟廣同意幫助老人聯(lián)系辦理法律援助。
  細微之處見真情,圍繞姜學琳的故事還在繼續(xù)。



姜學琳耐心為當事人調(diào)解
 
  一名法援律師的情懷
 
  姜學琳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既熱情周到,又充滿智慧,充分為當事人考慮
 
  都說幸福的人都一樣,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家住鞍山的李梅可能就是不幸的那一個。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姜學琳律師。故事還得從李梅為兒子舉辦婚禮的那天說起。
  2016年7月某日,在鞍山某飯店,鞭炮聲響,迎來一對新人??墒?,正當大家沉浸在新人的幸福之時,一聲慘叫打破了喜慶的場景。
  因為劣質(zhì)冷煙花炸傷了新娘的雙腳。喜事變壞事不說,更讓本不富裕的李梅家添上了一筆沉重的負擔。僅前期治療就花費了五萬元之多。由于銷售冷煙花的商家拒不承認是因為銷售了劣質(zhì)冷煙花造成的傷害。李梅只能夠通過尋求法律援助,幫助其打官司。
  就這樣,姜學琳出現(xiàn)在李梅的訴訟案中。
  姜學琳通過梳理案件發(fā)現(xiàn),新娘被炸傷腳所造成的損失,以及定殘都是顯而易見,難點在于如何取證,如何證明商家所造成的傷害。為了取證,姜學琳幾次以購買煙花為由來到銷售點,最終通過發(fā)票以及工商管理部門的相關證明,找到了合理的證據(jù),幾經(jīng)周折,商家也因此對李梅一家進行了賠償。
  對于姜學琳來說,法律援助對象走進了他的內(nèi)心,而他則走進了受援者的生活。
  在法律援助辦案期間,姜學琳不但了解到李梅家異常困難,還得知李梅也是殘疾人,一只眼睛已經(jīng)失明。就這樣,姜學琳又幫助李梅申請減免了訴訟費。
  如今,中午時間經(jīng)常能夠看到李梅出入法援中心的場景。原來,李梅通過自學,學習了一套按摩手藝,李梅常說:“法律援助中心的人都太好了,可是自己無以為報,只能給大伙按按摩,這樣才安心。”也正是這樣,李梅成為了鞍山法援律師們的朋友。
  這么多年,姜學琳在鞍山可謂名氣十足,尤其是在弱勢群體的圈子,無人不知姜律師。除了“老朋友”之外,慕名而來的“新朋友”也不少。
  鏡頭切換到又一個受援者身上……
  一位老人滿頭白發(fā),佝僂著腰,走路一跛一跛,顯然腿部有殘疾,沒等姜學琳開口,老人便哭訴著說:“姜律師啊,你可得幫幫我,我兒子腿要截肢,還得不到賠償,這可咋整???”都說孩子是父母身上的一塊肉,孩子失去一條腿,對于父母的打擊可謂是致命的,更何況對于一個父親還有殘疾的家庭?
  姜學琳連忙讓老人坐下,傾聽老人的遭遇。
  原來老人是吉林白城人,兒子近幾年都在鞍山打工,因為在工地干活,腿部受了傷,加上治療不及時,目前一條腿將不得不截肢。
  “治療快三年了,醫(yī)療費就花了40多萬。”40多萬元,對于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shù)字,如今父子二人連起訴工地的起訴費都沒有了。
  “我自己也有兒子,看到人家的兒子這樣,將心比心,我心里很難受。”雖然這類案件處理起來比較困難,雖然還有很多未知,但是姜學琳毅然決然接下了案子,決定幫助這對患難父子。
  首先是與工地方面的負責人建立聯(lián)系,經(jīng)過多次聯(lián)系,對方同意通過調(diào)解的形式達成賠償協(xié)議。這樣,賠償?shù)慕痤~成為關鍵。兩方也開始了拉鋸戰(zhàn)。
  情理,法理,道理。此時此刻,對于姜學琳來說,既要為法律援助對象討回公道,又要實現(xiàn)公平正義。最終,經(jīng)過多日的調(diào)解,對方同意賠償74萬元。簽訂調(diào)解協(xié)議當天,幾十萬元的現(xiàn)金就擺在了桌子上,對于這對父子來說,可謂是“救命錢”。
  事后,老人偷偷找到了姜學琳。
  “姜律師,我得辦點事兒。”說著,老人從衣兜里掏出幾千元錢,“這是給你的律師費,你說啥得拿著。”
  “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法律不允許,良心更不允許,這是你兒子的保命錢,這錢咋能要?”姜學琳連忙拒絕。老人當即說下了一番樸實的話語,“我都知道,像我這種情況在外面打官司請律師,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你前前后后幫我跑這么多趟,咋能不給辛苦錢。這錢如果你不收下,我心里難受。”說著,老人繼續(xù)把錢往姜學琳衣服里塞。
  而此時,姜學琳也說下了這樣一番話:“老哥,咱們也就此認識了,從此以后咱們就是朋友,這個錢,我說什么都不能要,這是作為一名法援律師的底線。以后逢年過節(jié),只要你能想起來在遼寧鞍山有我這個律師,給我祝福,就足夠了。”
  說著,老人哭了,這種淚水夾雜著多年來的苦楚與出現(xiàn)轉(zhuǎn)機之后的感動。
  可以說,整個案件用非訴的手段進行調(diào)解,做到了事件解決快,拿到賠償快。



姜學琳為弱勢群體討回工資
 
  他是公平正義的使者
 
  “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在姜學琳看來,兩邊都得是公平的,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律師
 
  在外人看來,姜學琳很多時候扮演了橋梁的角色。左手是老百姓,右手是政府。
  鏡頭轉(zhuǎn)到案件開庭庭審現(xiàn)場。
  站在被告席的張某垂頭喪氣,顯然已經(jīng)喪失了面對未來的勇氣。而此時,被害人家屬雙拳緊握,要對張某大打出手。俗話說“殺人償命”,張某之前的行為固然可氣,但是在法律面前,張某依然有辯護的權利。此時,坐在辯護席上的姜學琳與張某形成了鮮明對比。姜學琳鎮(zhèn)定自若,正在逐字逐句認真地聽著對方律師的陳述。
  “他當時都認為自己肯定得被判死刑了。”姜學琳回憶說。原來,無業(yè)人員張某在本溪、鞍山等地流竄搶劫作案多起,并有兩名被害人死亡,連他自己都認為將被判處死刑。
  由于張某經(jīng)濟困難,辦案機關又聯(lián)系不上他的親屬,按照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程序,姜學琳為張某免費提供法律援助,為其出庭辯護。
  “我首先闡明政府法律援助的職責以及給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提供辯護是尊重和保障人權,體現(xiàn)國家法律的人性化,并從法律程序及文書要件上提出諸多質(zhì)疑,依法進行辯護。”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姜學琳這樣說。
  法庭上姜學琳入情入理的論辯,法言法語的發(fā)言,連被害人的親屬及代理律師都不得不服。被害人的親屬非但沒有對姜律師的辯護反感,相反他們對姜律師如此認真負責地為素不相識的犯罪嫌疑人免費提供法律援助,表示理解和欽佩。
  最終,姜學琳的辯護意見得到了法院的認可,法院最終采納了他的意見,最后判處張某無期徒刑。
  法律援助的活兒,麻煩、無收入、折騰,是最真實的寫照。而姜學琳卻對法律援助的工作樂此不疲。有的時候,整個案件辦下來,姜學琳還得自己“搭錢”。但是,當看到當事人拿到賠償款時,他也跟著高興。姜學琳常說,樂意為老百姓“跑腿”。
  15萬元,對于有錢人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一位家庭困難的智障人員來說,卻是一筆巨款。
  一堆皺皺巴巴的材料,敘述不清的事實……一個智障未成年人張某走進了姜學琳的視線。
  原來,張某自幼父母離異,隨父親生活。其父因車禍身亡,他需領取父親單位投保的人身意外傷亡保險賠償金10萬元及其父在銀行的存款5萬元,卻遇到了法律難題。在領款手續(xù)上,需先行辦理公證證明,但當?shù)卮逦瘯蚴芷浣H屬干擾,不給張某出具親屬關系證明材料。
  此時,唯一能幫上忙的是張某已出嫁的姐姐??墒?,姐姐并不懂法律。姐姐只好帶著張某找到法律援助中心,姜學琳非但沒有將姐弟拒之門外,反而熱情地為其提供法律援助,幫助辦理相關法律事項。
  經(jīng)過多方協(xié)調(diào)有關單位和部門,取得了相關證明材料,又為張某聯(lián)系公證部門,辦理公證費的免收,并幫助張某辦理了公證書。張某姐弟正是由于姜學琳的多方努力,才領取到相關錢款15萬元。
  當15萬元一分不少地放在姐弟倆手中的時候,張某的姐姐哭了。此時,姜學琳的眼眶也濕潤了。“看到需要幫助的百姓有了好的結(jié)局,我也感動。”正是經(jīng)常繃著為弱勢群體打官司的弦兒,姜學琳從來沒有間斷過。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
  王某某等151位農(nóng)民工來自東北及華北地區(qū),他們在鞍山某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并驗收合格,但他們的工資卻遲遲得不到兌現(xiàn),一拖就是幾年。姜律師幫助他們用法律維權,該起農(nóng)民工集體訴訟討薪案件所涉及的欠資額達80多萬元,他為151位農(nóng)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幾經(jīng)周折,終于使農(nóng)民工們拿到了被拖欠幾年的血汗錢。
 
  速寫
  推進法治建設 有他一份力量
 
  姜學琳常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應該是社會大眾相互扶助的基本理念。
  姜學琳積極參與立法層面的工作,為相關部門提供法律調(diào)研意見。如為中國法學會“法治建設狀況評價指標體系”提供調(diào)研意見,為司法部《“十二五”法律援助規(guī)范》提供調(diào)研意見,為司法部“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試點工作”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為《遼寧省老年人權益保護條例》的修改提出意見和建議,還以法律專家的身份參與《遼寧省法律援助條例》的立法工作,為鞍山市“法律援助律師提前介入刑事案件”提供調(diào)研意見。
  姜學琳注重法律人才培養(yǎng)和法學理論研究。他曾多次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等高等院校大學畢業(yè)生的實習指導老師,并任實習律師和初、中級律師的業(yè)務指導老師,還負責鞍山地區(qū)司法所長和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的業(yè)務培訓和工作指導,積極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了大量法律人才。他通過《中國依法行政年鑒》和《中國司法》《中國當代社科文獻》等諸多國家級文獻和期刊以及地方報紙和期刊,發(fā)表《國有土地使用權合作開發(fā)房地產(chǎn)若干法律問題論析》《合同保底條款效力問題芻議》《我國現(xiàn)行法律援助對象、范圍和形式之問題探討》和《談我國人權的特點和法律保護》等專業(yè)論文及法律文稿50余篇,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合同法》等,而他所提出的諸多法律理論觀點被國家陸續(xù)出臺的相關司法解釋所肯定及認證,他為推進法治建設做了大量有建設性的工作。
  也正是憑借這樣的精神,姜學琳還長期到鞍山廣播電臺做公益講座,義務向社會講解法律知識。
  晚上九點整,他走進直播間里,和電臺主持人一起講解《慈善法》。他用聽眾熟悉的聲音介紹說:“慈善法作為我國社會領域的重要法律和慈善制度建設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將社會參與扶貧、濟困、救災作為重點,同時把促進教科文衛(wèi)體和環(huán)保事業(yè)發(fā)展等公益活動都納入法律調(diào)整范圍,系統(tǒng)規(guī)范了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慈善信托、慈善財產(chǎn)、慈善服務、信息公開、監(jiān)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nèi)容,明確了一系列促進措施,為慈善事業(yè)深入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增加了支持條件,加強了法制保障,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特別是對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弘揚助人為樂、團結(jié)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不斷累積道德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持久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忙碌了一天的姜律師,低沉而略帶疲憊的聲音在鞍山鋼城的夜空回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