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檢察官玩轉(zhuǎn)剪紙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邵小桐 | 發(fā)布時間: 2017-06-16 09:38
  古城鐵嶺,人文底蘊豐厚;鐵嶺檢察,文化碩果豐盈。多年來,鐵嶺市人民檢察院在全市范圍帶頭引領檢察文化建設,豐富檢察文化形式,真正成為了鐵嶺檢察精神的發(fā)源地和檢察文化作品的匯集地。而鐵嶺的檢察文化也承襲遼北關東文明一脈,形成了縱向交流、橫向推廣、相待而成、百花齊放的向好格局。
  剪紙起源于漢,繁盛于清,2009年9月,中華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杜甫有詩云: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有關古圣先賢的作品,靈感皆來自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家國禮法到做人信條,既遞延著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又教化著檢察人的思想脈搏。
  記者跟隨鐵嶺市人民檢察院負責宣傳的同志走進鐵嶺市檢察院一樓大廳文化剪紙展覽長廊。首先,昌圖縣人民檢察院的剪紙映入眼簾,該院將檢察人的追求和夢想寄情于細膩雋秀的鏤刻,讓檢察精神和檢察文化躍然于紅白分明的紙端。
  剪紙分陰刻和陽刻,陽刻以線條為主,線線相連。陰刻以塊面為主,線線相斷。其中一幅作品《盛世芳華》,采用了陰陽刻相結(jié)合的手法,繁中求簡,鋪展大氣之美。每一扇瓣上都有一個小小的福字,這不是對稱剪紙,每一個小福字都是單獨刀刻的,在業(yè)余時間完成這樣一幅作品,大概需要五天。
  在展廳正中板塊,以中國傳統(tǒng)圖案為主,集中設計了一些帶有檢察字樣的作品,向檢察同仁問好,也向民間藝術(shù)致敬,作為漢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剪紙是傳統(tǒng)信仰與人倫道德的縮影,也是觀察民俗文化傳承的窗口。在一定意義上講,并不是這些檢察官選擇了剪紙,而是剪紙樸實敦厚的氣質(zhì)、情思和豐沛的內(nèi)涵選擇了這些檢察官。
  作品《忠誠 干凈 擔當》,充滿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設計感,人民的福祉躍然紙上,醒目的號召蕩氣回腸。
  “我們慶幸有這樣一批檢察業(yè)務與手作工藝同樣精湛的隊伍,我們期待打造出一個具備工匠精神的檢察招牌,將耐心和親民注入檢察實際,讓每一次交流成為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必然,讓每一次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充滿美感。”鐵嶺市人民檢察院的同志對記者說。
  加入這個團隊,才知道有一種熏染叫情不自禁,有一種修行叫仁者匠心,正如寓意深遠的剪紙一樣,軟實力的強大校正著檢察隊伍應有的秩序和氣節(jié),也激勵著鐵嶺檢察人爭創(chuàng)全國檢察文化示范院的豪心壯志。心懷雅境,世間無塵,鐵嶺檢察人會以一顆清正赤誠之心,去打造新的、更高的愿景!



剪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