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用心呵護 以愛導航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邵小桐 通訊員 韓雨欣 杜嘉智 | 發(fā)布時間: 2017-03-09 09:05
  人們都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即將綻放的花苞。每當沈陽市和平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室(以下簡稱未檢室)主任張楠看到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在自己人生畫卷上留下美好一筆便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她便會感到萬分心疼,她希望自己可以守護每一朵稚嫩的花苞,不讓他們過早凋零。
 
  未檢室由業(yè)務精通、責任心強、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檢察干警組成,專門負責辦理偵查機關移送的14—18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案件,以及已滿十八周歲但仍在校讀書的高中及大中專在校學生犯罪的刑事案件批準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以及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調研工作的科室。
  恰逢“三八”婦女節(jié),記者走進這個由多數女檢察官組成的科室,傾聽她們如母親般關愛呵護青少年成長的故事。



未檢室在沈陽市第十九中學參加“送法進校園”工作推進會
 
  關愛犯罪大學生
 
  在辦案過程中,未檢室的干警時刻遵循“慎捕、慎訴”的原則,將教育挽救工作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始終,在發(fā)揮檢察職能的基礎上,全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幾年前,未檢室辦理了一起某大學大四學生李騫(化名)涉嫌傳播淫穢物品一案。即將畢業(yè)的李騫在學校的寢室內,利用電腦在互聯(lián)網上散布淫穢圖片、淫穢視頻,后公安機關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將該案移送和平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了解案情后,時任未檢室負責人的張楠多次帶領科室干警到李騫所在學校進行調查,之后了解到李騫來自貧困山區(qū),在校表現一貫良好,案發(fā)后能夠積極悔罪。而且此案的處理結果將關乎該名在校大學生未來的前途。最終,經該院檢察委員會研究,對李騫作出了相對不起訴決定,并依法適用了污點封存制度。之后李騫得以順利地與一家大型國有醫(yī)藥制造企業(yè)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案件處理終結后,李騫和其來自于沂蒙山區(qū)的父親專程來到檢察院公訴科表示感謝。
  “60多歲的老人,背著一袋自己家里種的花生,面對給予自己兒子新生的檢察官們老淚縱橫。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也讓我更加理解了什么叫‘立法為公,執(zhí)法為民’。”張楠告訴記者。
 
  為涉案家庭撐起一片藍天
 
  作為女檢察官,對工作盡職盡責就難以兼顧自己的小家。檢察官馮小原說:“有時覺得虧欠家人很多,虧欠孩子的更多。”
  由于案件涉及未成年人且案情復雜,全科室的干警都在加班,正趕上馮小原的愛人出差,家中的老人又都在外地,那一段時間她忙于辦案和照顧孩子,短短的十幾天變得很漫長而且辛苦。周末的時候趕上臨時加班,馮小原不得不把孩子帶到單位一同加班,她說,不能因為照顧自己的孩子而忽略別人的孩子,涉及案件的每一個家庭也都有時刻牽掛孩子的父母。
  自從走上檢察官之路,馮小原對于自己前行的每一步都分外珍惜,因為她知道作為一名檢察官、公訴人,她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盡職盡責地完成使命,捍衛(wèi)法律的尊嚴,實現自己對于人民的承諾。
 
  愛心普法深入人心
 
  為了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未檢室的干警們精心備課,選編了十幾起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先后深入到沈陽市第一二四中學、九十九中學等十幾所中小學和社區(qū)對廣大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法治宣傳并制作展板進行巡展,教育學生正確看待哥兒們義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選擇課外讀物,引導家長正確履行監(jiān)管職責等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突出親情教育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該科室在審訊前單獨設置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與到場家屬的親情會見程序,通過家屬的疏導教育感化,消除其抵觸情緒,有利于在親情感化下真正認罪、悔罪,避免再犯。同時,在上級院及有關部門的聯(lián)合部署下,該院未檢室與區(qū)婦聯(lián)、關工委及社區(qū)等部門積極協(xié)商形成合適成年人志愿者信息庫,對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監(jiān)護人怠于履行監(jiān)護責任或無法聯(lián)系監(jiān)護人的,將從信息庫中隨機抽選經驗豐富、有愛心的志愿者作為合適成年人到場參與案件的審訊,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和平區(qū)人民檢察院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論壇,未檢室在繁忙的工作中,收集、整理資料,積極撰寫學術論文。從未成年人的成長過程、心理狀態(tài)、犯罪根源及措施等各個方面,研究探討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干警們撰寫有關未成年犯罪的學術論文及調查報告共十余篇。這些文章對未成年犯罪案件審查批捕、起訴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經過不懈的探索和開拓,和平區(qū)人民檢察院已經形成了健全、規(guī)范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訴機制,取得了辦案效果和社會效果“雙贏”的可喜局面。該院未檢室工作得到了組織上的充分肯定,曾榮獲“遼寧省青少年維權崗”榮譽稱號;主任張楠多次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公務員,區(qū)“三八紅旗手”,區(qū)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榮獲區(qū)“五四獎章”并當選為沈陽市十佳公訴人。
 
  記者手記:
 
  每一份榮譽的獲得都如腳印般標記著她們對于檢察事業(yè)的熱愛與忠誠,她們時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對待每一個案子、每一項工作。如今的她們已經成長為業(yè)務水平過硬、工作成績卓越的公訴人。做法律的“代言人”和人民的“守護者”是她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