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莊河法院首次微信視頻審理離婚案

來源:遼寧長安網(wǎng) | 作者:王璐 記者 王懷實 | 發(fā)布時間: 2018-11-14 10:34

  遼寧長安網(wǎng)訊 “報告審判員,原告潘某某與被告孫某某離婚糾紛一案,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已到庭,被告已網(wǎng)絡在線,法庭準備工作就緒,可以開庭!”

  “被告孫某某能聽清我說話嗎?”

  “能聽清?!?

  “現(xiàn)在開庭!”

  隨著法槌落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庭審開始了。

  11月2日,莊河市人民法院吳爐法庭以科技法庭為依托,運用手機微信視頻,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雙方分居兩地、被告遠在異國的離婚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順利完成了全部庭審程序,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法官當庭宣判。該案僅用25分鐘即審理完畢,效果十分明顯。

被告通過視頻舉證

被告通過視頻舉證

  8月28日,家住莊河市王家鎮(zhèn)的潘某某以雙方感情破裂為由,起訴與被告孫某某離婚。莊河市人民法院受理,吳爐法庭江法官承辦此案。由于被告在韓國打工無法到庭參加訴訟,法官通過微信與被告孫某某取得聯(lián)系,通過微信的方式向被告送達了民事起訴狀、開庭傳票及相關(guān)權(quán)利義務告知書。被告收到相關(guān)法律材料后,微信回復表示自己已收到法院送達的材料,并且表示同意離婚。由于雙方異地相隔千里,經(jīng)江法官多次溝通協(xié)調(diào),原、被告雙方均表示同意利用微信視頻公開開庭審理。

  為確保開庭效果,法官在開庭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認真閱卷,吃透案情,對庭審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好預判;庭前與當事人充分溝通,固定無爭議事實,明確訴訟請求,最終做到當庭宣判。

  “考慮到被告在韓國無法到庭,傳統(tǒng)的審理模式于法院的司法成本及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都比較高,且訴訟周期相對較長,所以我們經(jīng)過跟當事人溝通,決定依托現(xiàn)代科技——手機微信視頻,依法、快捷地審結(jié)離婚案件,當事人均表示滿意,真正實現(xiàn)了司法便民?!蓖徑Y(jié)束后,吳爐法庭于庭長這樣說道。

  這是莊河市法院首次運用手機微信視頻開庭審理案件,既提高了辦案效率,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當天,吳爐鎮(zhèn)10余名人大代表受邀旁聽此次庭審,對于法院這一便民、高效的創(chuàng)新性舉措交口稱贊,認為此次庭審取得了明顯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