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召開重大課題調研工作部署會。
會上,中央政法委在今年第一批“十大課題”研究將結題的基礎上,面對新時代政法工作,又提出了第二批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的“十大課題”。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政法工作具有戰(zhàn)略性、全局性、引領性意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重大課題調研為切入點,實行自主調研與聯(lián)動調研并舉,分析研究新時代政法戰(zhàn)線面臨的形勢與任務,系統(tǒng)集成政法工作的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理清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思路舉措。
會上,陳一新對搞好中央政法委第二批“十大課題”調研作了全面部署——
啟動第二批“十大課題”調研
“十大課題”事關新時代政法工作全局,會議明確了由中央政法有關單位和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廣東、重慶、貴州、新疆等10個?。▍^(qū)、市)黨委政法委分別承擔相關課題調研任務,強調必須抓緊抓實抓好,按時拿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如何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磅礴偉力,系統(tǒng)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工作的重要經驗和重大成就,確保政法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
——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政法工作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確定新時代政法工作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歷史使命,推動新時代政法事業(yè)開辟新局面。
——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科學內涵和實現形式,始終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放在首位,進一步加強和優(yōu)化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
——如何深刻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重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恨最怨最煩的一些突出問題,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有效防范管控各種政治安全風險挑戰(zhàn),堅決捍衛(wèi)黨的長期執(zhí)政地位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如何深刻把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以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為抓手,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部署新要求,積極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
——如何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趨勢新特點,堅持全面深化政法領域改革與全面深化智能化建設雙輪驅動,全面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體系和工作能力現代化。
——如何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做大做強政法網絡新媒體和網軍隊伍,牢牢掌握網上斗爭主導權,切實加強政法領域意識形態(tài)工作。
——如何深刻把握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的時代要求,著力鍛造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法隊伍,肩負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捍衛(wèi)者的職責使命。
談認識:增強做好調查研究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對調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調查研究的要求,在認識上要有新提高,在行動上要更加自覺。
——調查研究是傳家之寶。處在新時代,我們要大力弘揚黨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把調查研究貫穿政法工作全過程,不斷提高政法工作科學化水平。
——調查研究是為民之要。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拜人民為師、向群眾學習,把調研工作常態(tài)化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上聯(lián)“天氣”、下接“地氣”,努力使各項決策部署更加得民心、順民意。
——調查研究是決策之基。政法工作重大決策,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必須把調查研究作為必經程序,深入分析新時代政法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提出符合客觀實際和政法工作規(guī)律的新思路新舉措。
——調查研究是創(chuàng)新之道。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回答好深層次、根本性的問題,善于系統(tǒng)集成和推廣基層的創(chuàng)新舉措,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推進政法工作創(chuàng)新。
——調查研究是制勝之術。政法機關處在對敵斗爭最前沿和維護穩(wěn)定第一線,要加強對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重大問題的調研,積極探索“新戰(zhàn)略、新戰(zhàn)場、新戰(zhàn)術、新戰(zhàn)力、新戰(zhàn)法”,牢牢掌握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主動權。
講方法:提高政法委系統(tǒng)調研工作水平
做好調研工作,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正確掌握調研工作規(guī)律和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真相摸得清楚,把問題本質看得透徹,把思路對策謀得科學,確保調研工作取得實效。要提升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業(yè)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提高調研水平。
——注重調研站位的全局性。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圖長遠,以高站位、廣視野、大格局搞好調研工作,積極研究謀劃大思路新舉措。要顧大局,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出發(fā),思考把握新時代政法機關肩負的使命任務,分析解決新時代政法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符合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要求的意見建議。要抓根本,著眼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摸清制約政法工作發(fā)展進步的重大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問題,有的放矢研究提出重大政策制度。要謀長遠,堅持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研究提出今后一個時期的政法工作政策舉措。
——注重調研樣本的典型性。要注意區(qū)域情況的典型性,選取代表不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典型區(qū)域開展調研,通過解剖麻雀把握政法工作面上的整體情況。要注意工作水平的典型性,既要到政法工作創(chuàng)新力度大、先進做法多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政法工作基礎差、困難多的地方去剖析問題,特別要多到社會矛盾突出、群眾意見大的地方去,全面了解政法工作實際情況。要注意訪談對象的典型性,廣泛聽取政法領導干部、普通干警、專家學者、城鄉(xiāng)群眾等各方面意見建議。
——注重調研過程的親歷性。要注重親力親為搞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要深入基層實地看,多到城鄉(xiāng)社區(qū)、基層網格去考察,多到基層隊所站庭去走訪,準確把握一線呼聲、基層訴求、干警期盼,有針對性地研究提出固本強基的新政策新舉措。要深入群眾當面談,與基層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既聽順耳話更聽逆耳言,真正了解人民群眾最恨最怨最煩的突出問題、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注重調研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調研方式、拓展調研渠道,提高調研質量和效率。要創(chuàng)新調研模式,既要堅持自主調研,又要善于調動各地各部門和科研院所、智庫機構的研究力量,開展聯(lián)動調研、合作調研、委托調研。要創(chuàng)新調研手段,善于運用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采集分析海量信息,揭示以往人們難以認識到的事物演變規(guī)律。要創(chuàng)新調研方法,積極運用網絡調查等新方法,為政法工作決策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翔實的數據信息。要多開展“微服私訪”、“隨機調研”,盡可能聽到實話、察到實情。
——注重調研成果的實效性。調研工作做得怎么樣,最終要看調研成果是否對推動新時代政法事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作用。要有效解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抓住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制約政法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瓶頸問題,研究提出突破性對策舉措。要提出有效對策建議,善于從群眾實踐智慧和鮮活經驗中升華新認識,從基層創(chuàng)造和工作革新中提煉新舉措,從世界先進法治文明成果中借鑒新做法,力求對策建議有新意、出新招。要研制有效政策舉措,堅持對癥下藥、務實管用,拿出更多破解難題、補齊短板、防控風險、服務發(fā)展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措施。
嚴要求:確保高質量完成調研任務
各有關單位要按照任務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制定調研方案,有序高效推進實施,確保拿出高水平的調研報告。
——強化責任落實。要落實主體責任,各責任單位要組織精干力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確保高質量完成調研任務。要落實領導責任,中央政法委各位副秘書長、10個省區(qū)市黨委政法委書記要親自過問、帶頭調研、主持撰寫調研報告,發(fā)揮好“頭雁”作用。
——強化激勵機制。要建立課題驗收審核機制,“十大課題”調研成果要經審核合格后,方可正式結項。要建立優(yōu)秀調研成果獎勵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把調研工作情況和調研成果質量納入單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干部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
——強化紀律約束。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實施細則,嚴守調研紀律、廉潔紀律,務實高效,輕車簡從,不增加基層負擔,不影響調研對象單位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