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老民警”有作為 為村民干實事

來源:遼寧長安網(wǎng) | 發(fā)布時間: 2018-07-31 11:17

赫士巖向記者講述修電井解決村民用水的事情

赫士巖向記者講述修電井解決村民用水的過程

  赫士巖今年56歲,在快要退休的年紀(jì),他卻毅然地報名了駐村“第一書記”。“5月14日是我‘走馬上任’的第一天。”7月27日,面對記者的采訪,赫士巖將記憶調(diào)回那令他自豪的一刻,“從那一天起,我從燈塔市公安局法制大隊民警變成了燈塔市佟二堡鎮(zhèn)東升村的‘第一書記’。”

  赫士巖剛到村里就趕上干旱缺水,“咱們村沒啥產(chǎn)業(yè),我來的時候正好趕上春種,可井里就是抽不上來水。”于是,這位“第一書記”上任后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給村里打新井、修舊井。

  由于天旱,村里的一口電井塌方了,只能重新打一口井,赫士巖立即去協(xié)調(diào)打新井的經(jīng)費(fèi),然后找來打井工程隊。為了趕工程,赫士巖天不亮就跟著工人到地里開工,白天他頭頂烈日蹲在井架旁,看著鉆頭一點(diǎn)一點(diǎn)鉆下去,晚上天黑了,他才和工程隊一起收工回來休息。僅用了兩天時間,新電井就打好了。隨后,赫士巖又了解到,因為大旱水位下降,村里另外兩口電井需要更換大功率水泵,還有四口電井需要重新接管,修井的經(jīng)費(fèi)都是赫士巖去協(xié)調(diào)申請的,修井工程中,他也是全程親力親為。

  “能為村民干點(diǎn)實事,挺高興的?!焙帐繋r一邊翻著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日記,一邊笑著說。

  寫工作日記是赫士巖每天的工作之一,給村里黨員開會、去困難群眾家里慰問、村民來找自己解決問題等等事情,他都會事無巨細(xì)地寫下來。

  記者翻開一篇工作日記,那一頁記得滿滿的,赫士巖寫道:“那天一位村民來找我調(diào)解矛盾……”當(dāng)天,村民程某找到赫士巖,說鄰居黃某種植的灌木樹生長過高影響了自家蘋果樹的采光,程某多次讓黃某修剪樹木,黃某卻遲遲不肯修剪。赫士巖來到林地,看見黃某種植的灌木樹因為長期沒有養(yǎng)護(hù),樹冠太大才影響了程某家蘋果樹的采光。于是他找到黃某說:“你承包林地種植灌木樹,就應(yīng)該進(jìn)行定期養(yǎng)護(hù),從法律的角度說,你承包林地卻不養(yǎng)護(hù),還造成他人果樹減產(chǎn),對方起訴你,你得全部賠償,這事你可不占理。”黃某知道這新來的“第一書記”精通法律,二話沒說就答應(yīng)馬上修剪樹木。

  赫士巖來村后,黨員活動多了起來。7月4日是村里的黨員活動日,赫士巖和黨員們研究想把采摘項目引進(jìn)村子,“咱們村地理位置好,入秋以后,佟二堡鎮(zhèn)能迎來大批游客,如果村里能采摘軟棗、獼猴桃吸引游客來……”說起改善東升村落后的辦法,赫士巖和黨員們心里都有著期盼和希望。

  東升村黨支部書記張洪全說:“赫大哥把相關(guān)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到村里,他在我們村建了垃圾堆放點(diǎn),教村民如何進(jìn)行垃圾分類,他開展的普法教育講座也讓村民們很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