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小案、辦小事、排小憂、幫小忙”,今年以來,丹東市公安局振安分局湯山城派出所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抓手,開展以百姓身邊小事為主要內容的“四小工程”,抓大不放小,真正讓“楓橋經驗”的惠民之舉在當地落地開花。
湯山城派出所民警到村民家調解矛盾糾紛
破小案保民安
7月31日,湯山城鎮(zhèn)石安村村民李某到派出所辦事,她對正在湯山城派出所檢查工作的振安公安分局政治處主任肖鵬說:“今年春節(jié)如果沒有派出所民警及時破案,幫我找回被盜的豬肉,我家春節(jié)都吃不上餃子了?!?
原來,今年春節(jié)期間,湯山城派出所接到李某報警,稱其放在院內的豬肉等年貨被盜。由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派出所民警立即穿上防護服,對案發(fā)現(xiàn)場周邊住戶逐一展開走訪調查,經過民警不懈努力,僅僅用時6個小時就將嫌疑人楊某成功抓獲,為李某找回被盜的豬肉等年貨。當地村民紛紛稱贊:民警這么小的案子都盡心盡力去辦,太給力了。
辦小事贏民心
7月10日7時許,已經八十多歲的佛山村村民關某由于兒子長期不回家,到公安機關求助。民警通過查詢得知關某的兒子因涉嫌違法已被警方依法查處,但由于關某年歲較大,所以家人沒有將真實情況告訴關某。為了讓關某安心,民警謊稱找到了其兒子的工作單位,并與其他民警通過電話合演了一出戲,在電話中說其兒子現(xiàn)在在某漁船上工作,因為長期在海上作業(yè),所以電話無法接通。在得知兒子的信息后,關某特別高興,對派出所民警幫忙尋找兒子表達了感謝。
排小憂暖民心
3月30日13時許,湯山城派出所接到轄區(qū)群眾報警稱,太河村三組蔡某來家有糾紛。接到報警后,民警迅速趕到現(xiàn)場,經了解,蔡某來家與蔡某紅家因林地邊界問題產生糾紛。林地邊界問題正常情況下不歸公安機關管轄,應由屬地政府土地和林業(yè)部門管轄,但由于雙方爭吵十分激烈,為避免發(fā)生民轉刑案件,湯山城派出所積極與屬地政府土地、林業(yè)等部門和太河村委會進行溝通協(xié)調,由多方派人組成矛盾調解小組,并采用了“說理式”的執(zhí)法方式,通過法治教育、宣講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工作,成功化解了這樁糾纏在兩家之間的矛盾糾紛。
幫小忙解民憂
5月11日19時許,湯山城派出所接到報警稱,發(fā)現(xiàn)一名走失老人。值班民警立即趕到現(xiàn)場,并將老人帶回了公安機關,在得知老人并未吃飯后又為老人準備了熱乎乎的晚飯。民警一面安排人同老人聊天,以便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一面通過微信群將老人的照片以及體貌特征廣為轉發(fā),希望獲得新的線索。21時許,民警的微信工作群傳來好消息,經過多名村民辨認核實,該老人系河灣村三組村民姜某,于是民警立即將老人送回了家。
湯山城派出所所長姜士明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我們不僅要把群眾的大事做好,更要把群眾的小事做細,只有做好‘小警事’,才能贏得‘大贊譽’?!?